支原体尿道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匠心传承张耀元和他的雕刻艺术
TUhjnbcbe - 2021/3/19 0:46:00
位于朔城区老城的清荷轩,陈列着一系列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鱼龙变化”、“四季花鸟”、“松鹤延年”、“喜上眉梢”、“吉祥富贵图”、“三多如意图”

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

技艺精湛、寓意美好。

《富贵吉祥》镂刻条屏张耀元作

牡丹象征富贵,锦鸡寓意吉祥、前程似锦。

整个画面营造出喜庆欢快、吉祥富贵的气息,令人赏心悦目。

一直以来民间工艺美术是国人引以为荣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同时满足人们生活上的实际需要和思想上、美感上的需求,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

木雕《福禄和合》条屏张耀元作

在数寸厚的木坯上,雕出情节复杂多层镂空的画面,

层次分明,产生精妙无比的美感。

鹭、荷、谐音“禄”“合”,

赋予了其神圣高雅,超脱世俗的合美之意。

木雕《鱼龙变化》插屏

规格**mm

材质橡木、榆木

屏芯造型内圆外方,取古人“天圆地方”之说。屏芯纹饰有团龙纹、鱼纹和夔龙纹。整体寓意与“鲤鱼跃龙门”的文化理念相同。屏芯下部的“鱼鳃板”上的文字雕饰为:“每忆纤鳞游尺泽,常怀劲羽上丹霄”,是该作品的综合喻义。从字面的理解是:小的水域(尺泽)中的水族(纤鳞),通过不懈努力、奋力拼搏,从而具备跃过龙门的条件(劲羽),化而为龙。便可抟击苍穹,叱咤风云(上丹霄)。隐喻为:出身低微不自馁,只要树立永攀巅峰的远大志向,自会得窥大雅堂奥,登上百尺竿头!

砖雕《五福捧寿》张耀元作

在朔州,从事石刻、砖雕的人并不很多,

张耀元是从事石刻、木刻、砖雕的工艺美术大师之一大到崖壁刻字、照壁砖雕、木雕屏风,小到手中把玩、印章都在他的业务范围之内!

匠心传承——张耀元

张耀元,年出生在朔州市朔城区安子村工艺美术世家,现为朔州工艺美术大师,家传砖雕、木雕工艺美术技艺第六代传人。孩提时代墙上一张张精美的画稿是他初识世界的窗口,父亲手中的雕刻工、器具,是他最想尝试的玩具,当他看到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图稿和书法稿经过父亲的精心描绘、雕琢,在雕刻媒材上生动呈现出来时,传统民俗工艺和传统文化已深深地在他心中扎根。祖、父辈留下的珍贵画稿张耀元上小学期间,裱糊在纸瓮和天花板上的旧报纸、废书纸和烟盒纸,也成为了他识字和画图的范本。他还拿用过的作业本背面作为图画本,反复临摹祖、父辈的绘画和雕刻图稿,这为他以后从事三雕的拓样、放样和准确绘制纹样,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

年,15岁的他随父亲服务于集体组织的土建施工队,他们只能利用阴雨天和午休、晚饭后的时间(用老人们的话说就是“钢眼里拔针”的时间)为农户做一些工艺活,诸如家具、门窗、墙围的装饰等(那时“耍手艺”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范畴,是要被“割除”的对象)。父亲在煤油灯下加工雕刻件,他在一旁打下手,并细心观察、默记要领,这样的时光显得异常珍贵。半年后,父亲将雕刀交到他手中,并在他一步步作业过程中给予精到的、关键性的指点。他只要一有时间就练习,晚上不到眼皮子抬不起来绝不睡觉。他雕刻出的花边、线边件件规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熟练地掌握了各类题材的雕刻手法,且练就了超人的耐力,为以后雕刻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当技法熟练以后,他发现自己只能雕刻祖、父辈的画稿,想要创作有新意且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那就好好读书吧!

从此,只要接触到喜欢的书,他都省吃俭用买回家,奉若珍宝、秉烛夜读,一遍遍反复揣摩,爱书、善读成为他一生的习惯并且乐在其中。

书柜一角

年,他以“到外地看病”为由向队集体申请,得到了去包头矿区做家具的机会。从原来偷偷摸摸利用业余时间接触传统雕刻工艺到全身心的投入,使他如鱼得水般的尽情挥洒,雕刻技艺在经久实践中,得以精进。

曾经朔城区老城民居的砖雕很多出自张耀元之手

两个月后,当地民众口口相传:“朔县那小木匠厉害哩!”他偷着乐乐却并不骄傲,始终牢记父亲的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个好匠人也有不擅长的营生,赖匠人也有扣手的长项;所以说,任何场合也不能小瞧人!我年轻时你爷爷常说:‘满招损,谦受益’,以后慢慢你就知道这几句话的份量了!”当地“按件计价”的成规并没有使他“少花工,多挣钱”,而是精益求精,直到将活计做到使自己满意(当然用户也是满意的)方才罢手。这段经历,使他从雕刻技法、手法到题材的运用俱趋于成熟。

张耀元的烙画作品

一年后,他返回家乡,服从队里安排,到了公社组织的由17个村的工匠组成的土建施工队中。在这里,凡工程中的重要部位和难度较大的结构、构件,都由他来完成。每到一地,凡遇上当地领导或关系户的私活,领导均指派他去做。

张耀元说:“别人慕名而来,就是对我的信任。”只要和绘画雕刻有关的活,他都不推诿,没接触过的就看书学、和父亲研究着做,这也让他掌握了更多门类的雕刻工艺,从而拓宽了眼界。多年来从土木建筑、建筑三雕和家居装饰工艺的全过程,到工艺美术的姊妹艺术——传统文学、民俗绘画和剪刻纸等均有涉猎。

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间从艺的环境稍有改变,自由从艺和传统工艺逐步复苏,直到年他受聘于企业的这十三年来,张耀元对待技艺精益求精,同时他在家学基础上博收广集,汇聚多行手艺于一体,融合诸家长项于一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细微处见执着

年,张耀元于市区创办了雕刻门市,一方面承做木雕、砖雕及石刻工艺雕刻制品,另一方面也希望发现培养一些能够传承祖辈留下的这些技艺的优秀人才。应市场之需求,成绩最著的是石刻作品(主要是各类碑刻及景区、单位、小区的大石刻字)遍布朔州所辖及周边地区。木雕作品多次参加各级民俗工艺展,也得到报刊、电视台等舆论的多次报道。

为朔城区四中门前大型隶书石刻荀子《劝学》

他也深知,要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不仅要从传统纹样中汲取灵感,还需经常对生活中的花鸟鱼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不仅要有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不断的学习、摸索,还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他受宋代书画家米芾父子的“大小米点皴法”的启发,独创了线雕“石刻凿点法”:利用凿点的疏密轻重,以体现表现对象的阴阳向背、步伍高下,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雕塑“语言”。不断的学习和丰富的阅历,为他带来新鲜的创作灵感。

张耀元运用“石刻凿点法”雕刻的作品局部

一件作品从原材料的选择到设计底稿、锯分割大料、上稿、凿雕出花纹、刻刀再进行细致的镂空、打磨……一道道工序繁复冗杂,外行人看不清其中有多少奥秘,但是匠人们心中明白,这是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与材料的对话。一般小件需要10天、半个月左右时间,大件的往往需要更久。一锤一凿,一刻一点,每一件精工细作的艺术品,都来自千锤万凿的辛苦付出。这不是一门赚钱的手艺,但每次看到自己苦心创作的作品遇到知音、被人认可,这份欣喜和成就感往往难以言表!

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支撑着每一位张氏传人,这是他们心中对完美的执着。

张耀元自己制做的雕刻工具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会自己做工具只是半个手艺人,一个雕刻艺人没有好的作仗,是很难雕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的。

部分作品欣赏

剪纸作品

壁挂四扇屏《四季花鸟》

规格:**30(㎜)*4块

材质柏木

春·牡丹款识“富贵到白头”。牡丹又被称为富贵花,因其花团锦簇、富丽堂皇而得名。配以白头翁,白头翁学名“白头鹎”,老鸟枕羽洁白。晋人潘岳有诗:春劳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白首同归、白首如新、白首相知、白头偕老等成语,都是用来形容晚年情感的。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能够共“富贵到白头”,更难!夏·荷花荷谐音“和”、“合”,有和谐,和合的寓意。荷花又称花中君子,它清雅绝俗,出淤泥而不染。配以鸳鸯,在传统文化里,象征夫妻和睦、忠贞不渝。作品中,花冠形象绚丽、气韵婉约;荷叶偃仰反侧、旋卷有致;禽鸟顾盼流连、情致缱绻。草叶上点缀了蝈蝈,一派和谐喜庆,生机繁茂的景象。秋·菊花

菊花,九月绽放,“久”九同音,象征着长久。

又历来被称为长寿花和德寿花。

配以锦鸡,锦者有锦上添花之意,鸡谐“吉”。

鸡身纹饰层次丰密,生动自然,圆润流畅,纤丽绵柔。

整幅图纹寓意锦绣常驻,寿祥德瑞。

冬·梅花

画面的梅树,老杆虬结,枝柯纵横,

气韵磅礴丰沛,坚实中营构出沧桑的意境;

枝柯穿插变化,纵横有致;花朵清而不俗,秀而淡雅。

配以喜鹊,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

“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

向阳处冰雪消融,令人喜上眉梢,

期盼着一个崭新春天的来临。

注眸他们,每一处花草,

或繁华似锦欣欣向荣,或疏枝冷蕊龙游蟠曲;

每一只翎毛,造型比例准确,线条纤丽柔绵。

令人仿佛徜徉其中而嗅花香闻鸟语……

为昭君墓设计雕刻的石碑

硕果累累

张耀元先后承做的具有代表性的石刻作品:朔州境内内外长城沿线的文物保护标志碑,境内古庙址、古堡址、古墓葬等文物保护标志碑三批次近百套;公益事业的功德碑以及精做墓地石刻遍布朔州六区县及周边地区;有40多件(套)精美碑刻收载于《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三晋石刻大全·朔州市朔城区卷》中。代表性的木雕作品:插屏《鱼龙变化》在年山西省第三届文化艺术博览交易会获“神工杯精品奖(铜奖)”。挂屏《四季花鸟》获“山西省首届全省职工手工艺品精品奖”。文学作品:《重修紫荆山马道记碑》、《传统寿材浅说》、《民间木雕简述》、《民间木雕再述》、《晋北传统家具》、《安子村张氏红炉世家》等,累计约30余万字,多次刊载或发布于《朔州日报》《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刊》等当地多家刊物及
1
查看完整版本: 匠心传承张耀元和他的雕刻艺术